关注我们
消毒供应中心在保证复用医疗器械的处理与周转的过程中处于关键性的地位,常常被医院比喻成有“解毒”作用的肝脏。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在“解毒”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职业暴露风险,做好职业防护。
首先,我们要认清哪些因素可能带来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风险
一、锐器伤
很多手术器械带有锋利的刀口或尖端,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很容易在器械分拣、手工清洗以及器械清洗质量检查的时候划破手指。在去污区的锐器伤尤为严重,因此更容易造成血源性感染。制定锐器伤的处理预案,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充分熟悉预案从而做到一旦发生锐器伤能够冷静处理从而尽量避免锐器伤。另外在灭菌的时候建议应对器械尖端加以保护,除锐器伤防护之外还可以防止后续运输过程中戳破包装材料造成无菌屏障的破坏。
图1 要留意器械的尖端与细小部件造成的锐器伤 。
二、工作姿势与站立时间
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发现有时清洗台的高度与工作人员的身高不匹配。工作台太矮,工作人员不得不长期弯腰工作;工作台太高,不便于操作。此外清洗包装器械长时间固定姿势站立操作,易导致肌肉关节劳损,静脉曲张。
图2 专业的清洗工作台考虑到人体工学设计,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损。
三、气溶胶与棉尘
至少有100多种致病菌可以通过气溶胶的方式进行传播。超声清洗、手工刷洗以及压力水枪喷溅都可能引起气溶胶。盖好超声清洗机的盖子,在液面以下刷洗,使用压力水枪时使得清洗器械的出水口尽量在液面以下,是推荐的降低气溶胶方法。此外敷料的制作、包装以及棉布包装器械时的粉尘飞扬都可能吸入呼吸道造成咳嗽、哮喘。消毒供应中心应有独立的敷料打包间,使用不产生尘屑的无纺布也是现今的趋势。
四、重物的处理与搬动
CSSD行业规范WS310.1-2009里面规定“应配备无菌物品存放设施及运送器具等”也部分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有人做过统计按照20例/日手术量计算就需要搬动约5Kg重的器械包20余次,约6Kg重的敷料包20余次,约2Kg重的手术衣包50余次。以上合计350Kg。此外随着成套器械与硬质容器的使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需处理的重物就更多了。我在这里给您几个简单的建议:用手掌而不是手指抓住物体,以免脱落;将身体蹲下,用伸直双腿而不是脊背的力量缓慢地将物体般起;传送物体时,应移动双脚而不是扭转腰部;搬运重物时应特别小心工作台、斜坡、楼梯以及一些易滑倒的地方;重物的高度不应超过人眼。
五、烫伤
在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时,局部温度可达40度以上,在室温控制不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中暑。压力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和器械烘干,卸载物品容易造成烫伤。另外有的消毒供应中心还配备了蒸汽清洗机,也需要特别留意防止烫伤。
图3 手工清洗时使用的干燥柜,需要注意高温烫伤。
六、化学灭菌剂的毒性
所有的低温灭菌剂都具有毒性。环氧乙烷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有毒性,高浓度过氧化氢的毒性很多时候也被低估。因此,要注意做好相应防护。
七、噪声污染
噪声主要来源有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排放、手术器械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烘干机、大功率换气扇等。根据陈献在《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防护进展》中的总结,噪声会导致人体应激反应,出现各生理系统功能紊乱;高强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长期在高噪声环境工作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心理反应,还会引起疲劳、精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头痛、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畸胎,并易使工作人员产生负性情绪。国外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多配备耳塞,而耳塞在国内使用相对较少,特别是我们基层医院未能使用耳塞。
八、高劳动强度
受工作性质决定,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有时间长,搬运重物较多,强度大等特点,有时晚间还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手术器械和病房物品的接受与发放具有批次性,下收下送期间就会带来一阵非常繁忙的工作。由于担负全院甚至是区域化供应,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责任重,压力大。解决之道在于优化排班,避免长期固定工作内容,降低心理疲劳。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娱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发现隐患时给予正确疏导调节,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安全防护不能少。作为感染控制的从业人员,对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关照与对病患的关照一样,都值得我们的重视。
供稿:供应室
转载来源:SIFIC感染官微
编辑:奚 群 李寿銮
审核:曹庆锟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gd.tttmy.cn/news/5747.html